因為家裡兩個小朋友吃飯時間很定時、定量,
所以常常被朋友笑說我家不是"吃飯時間"而是"放飯時間"。
哈哈*
其實對於平常大家在講的【養生之道】我懂得不多,
但是長期在外婆跟蔣媽的灌輸下,對於基本的"飲食健康"我倒是知道一點;
又加上身邊一堆醫生、營養師的朋友,
有問題馬上就可以有專業諮詢的方便,也讓我在準備家人餐點上更安心呢!
我家兩個孩子很少在換季的時候感冒,
身邊的媽媽朋友們都會說是因為沒有去上課的關係;
但是我自己覺得真的跟那個一點關係都沒有,
因為安希跟妹妹接觸的陌生人也不少,每個禮拜固定的Playdate和遠足,
兩個娃身邊的小朋友算一算還真是不少。
我雖然沒有誇張到隨著四季變換飲食,
但是冬天、夏天的餐點上,我就確實有費心思的去做了些改變。
洛杉磯的冬天其實不太冷,早晚涼颼颼的,10~3點中間確又熱到可以穿短袖,
這樣的情況下,真的是要不感冒都很難呢!
我家兩隻娃冬天的食品功能表如下:
安希早上大概六點會起床,七點會先吃一碗溫牛奶泡的Cherries。
妹妹則是起床後半個小時會喝一杯溫的鮮奶。
目的: 暖胃跟刺激腸胃蠕動呢!
之後就是遊戲時間了,通常這個時間Playroom都還會冷到需要開暖氣呢!
(這幾天是熱翻了,我們在家都背心短褲的說。)
這時候也是媽咪的早餐時間,把時間安排好,就是在家帶小孩也不太手忙腳亂。
9點到10點之間是兩姊妹的早餐時間,這時候一定是熱粥一碗。
如果天熱,就是冷食....比如說:吐司或是鬆餅類的。
目的: 洛杉磯差不多10點開始熱,我希望小朋友先把身體裡弄暖了,
這樣等天氣一熱,就不會身體上的溫度一下差異太大了呢!!
(這時候我就會把暖器關掉,把窗戶打開。)
12點準時吃午餐,優格+水果+健康餅乾。
目的: 中午吃太多其實不好睡午覺,+上正午的時候熱爆了,
冷呼呼的優格不止可以降溫,也可以補充一些有易菌呢!!
我會在香草優格裡+上水果泥,灑上一點巧克力粉(球),總之弄得可愛可愛的。
在搭上幾片香噴噴的健康餅乾,配著優格吃呢!
午餐之後的半個小時就是妹妹的午睡時間了,
小女生通常都是從12點半一路睡到三點上下呢,
也因為這樣,三點自然就變成我家的點心時間了呢!
兩個娃的點心也很簡單,如果有水果就是一人一種水果,
如果沒有水果就是一人一碗小魚餅乾或是蘇打餅乾呢!!
老公習慣下班進家門就要吃晚餐,所以我家晚餐開飯時間就訂在六點,
5點55分進家門,換衣服洗手,就可以開飯了。
晚餐開始我會要求孩子先喝幾口湯才進食,
太餓的時候容易狼吞虎嚥,幾口湯之間就可以緩一緩那飢餓的感覺呢!
我家晚餐的配套: 一份青菜,一份蛋白質(肉),一份澱粉。
不管是哪國的料理基本上都是這個配套,唯一的差別是在於料理的方式,
我並不在意孩子的飲食一定要特別製作,或是一定要清淡,
但是我會拉出來另外配套,比如說今天有油炸的,
我就改成一份半的青菜,半份炸物,一份澱粉,
盡量求取中間的平均呢!
晚飯之後,該打掃的打掃,該收玩具的收玩具,
最後窩在一起吃點飯後點心,睡覺前在配上爸比的愛心故事,
或是媽咪的【童謠精選】,兩個孩子就算在家一天都不出門也可以在2分鐘內入睡喔!!
PS: ↑ 妹子的新髮型,媽咪快手劉海。
我強烈的建議手忙腳亂的媽咪們,
可以善加利用表格來幫助生活更有規律;
在這邊分享一個Jennifer製作的表格,
我家也用這套,但是細項不太一樣,
畢竟四個孩子跟兩個孩子比起來大項需求多於小項呢!!
我的部分就改成早上是英文課,下午是中文課;
中間細項改成: 收玩具、打掃、吃飯時間、點心時間、運動、遊戲。
下頭是記錄孩子的獎勵跟處罰,我不是很贊成貼紙表,
因為我覺得孩子久了就精了,乖只是為了貼紙,不乖也只是少一枚貼紙罷了。
我家的表格的下頭幾乎一樣只有第三項改成【Good Girl】,
第一項的犯錯,一個勾打一下,第二個一個勾打三下,
第三項,一個勾換一個巧克力,第四個一個勾三個故事。
每天睡覺前總結,巧克力會放進孩子們的小盒子,第二天讓她們自己選擇時間享用,
要早餐吃我也OK呢!!
分享一下數學的教法,
一般家長大多都是讓孩子多練習、玩遊戲,先學會數字了再換成加減;
我本來也是,但是大家都搞不太定,
孩子都最後都只是會背1-100,但是誰大誰小,誰先誰後都搞不明白,
所以我改成1-10先扎實,要知道誰大誰小,誰先誰後,
然後1-10的+跟-,都完成了才可以繼續。
字母跟注音因該都會改成這樣的學習模式,
我覺得有融會貫通、循序漸進比較重要,進度快慢沒關係;
謝謝Dr. Parker的建議,
讓我在教安希上面沒有變成"虎媽",雖然有那一咪咪的"直升機父母"啦!!
孩子輸在起跑點上,並不代表將來就不會有成就,
慢慢來,孩子有自己的時間表的。